生理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談到大腦結構,大腦由1400個神經元所組成,每天20萬個細胞死亡,死亡的數量一定會大於生成數量,數量在青少年時會趨於穩定,跟心理學相關的微鏡像神經元,也就是讓我們有反應他人行為能力的神經元,自閉症患者無此能力,是因為缺乏此神經元。大腦神經元分成軸突根樹突,樹突為軸突的延伸,聰明與否與數量多寡無關,但與連結的強弱有關;人腦可分成大腦、間腦、小腦、腦幹,其中間腦包含視丘及下視丘,腦幹包含橋腦及延腦,以功能來看,可分成腦核、邊緣系統和皮質,和情緒表達有關,邊緣系統包括海馬迴和杏仁核,前者直接經驗的新生記憶,後者則為身體創傷的記憶,且額葉通路是雙向的,但下往上的神經元較多,因為先有感覺較重要,訊息會先到下視丘辨別,人類再去做判斷,人的左右腦有胼胝體相連,女生的較厚,因此左右腦連結較好,多能一心二用,前額葉為理性腦,皮質也較活躍,能透過腦額葉控制及計畫行為,例如常跟其說不能做甚麼事,形成制約,其小孩成就較好。
和左腦受損有關的疾病為失語症,布洛卡式失語症為講話不流利但尚可表達,溫尼克式則相反,核磁共振能檢測腦部受損與否,政大有此器材,我曾去那裏做過一次實驗,我覺得那器材原理很神奇,運用辭去感受腦波變化,但做完會有些不適應,若要治療腦所造成的缺陷,尚可用藥物及植入晶片等方式,期初給我們看的影片即為一例,劇中壽子是左腦腦死,語言區受損,因此他無法表達出他的情緒,但她的右腦是完好的,因而能能靠無意義的字眼來展現他的情緒,雖然他智商並沒有退化,但左腦有部分是管理記憶的地方,所以左腦受創後連帶的一些記憶也消失了,只記得四十年前甚至是六十年前的事情,壽子的老公陪伴他一步步的復原,教他一些單字,猜出他想表達的是什麼,這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耐心是做不到的,或許人類的感情,有時不需要透過任何原本就懂的文字來表現,文字顯得多餘,他們的故事,很溫馨很幸福。
我看到大腦的世界博大精深,大腦真是脆弱複雜,儘管他們的故事很感人,但畢竟是不得已,腦真的很神聖重要,有了腦袋才能認識外在事物,汲取新知,有價值判斷,且每個人的腦都是獨一無二的,誰也沒和誰的長的完全一樣,也沒和誰有完全相同的思維模式,這部影片的真人事例是美好的,但誰都不能料到萬一真的發生此不幸,自己是否能那麼幸運總之,腦袋是個很奧秘的東西,我們依賴他而生,十分珍貴,須好好珍惜。
疾病
腦內有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乙唏膽鹼素等物質,多巴胺帶給我們快樂,乙唏膽鹼則幫助神經元傳送,若缺乏這些物質,會有些心理上的疾病,有焦慮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症、雙極性情感症、解離性疾病及思覺失調症。
焦慮症包括廣泛性焦慮症、畏懼症及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為持續且過度的擔心,畏懼症又可分為社會畏懼症,為一害怕被觀察的症狀,患者常在走路時顯得緊張且沒自信,簡單畏懼症則是對於特別的是物或情境感到害怕,像是害怕昆蟲或怕高等,幽閉恐懼症,對於密閉空間感到害怕,就不適合做核磁共振此實驗,市集恐懼症,對於人多且逃生不易的地方感到害怕。恐慌症則是恐慌時會崩潰,會有瀕臨死亡的感覺,20%的恐慌症患者尚有市集恐懼症,成因可分為生物觀點、行為觀點及認知觀點,生物觀點認為同卵雙胞胎若其中一人有恐慌症,另一人也有此病的機率是異卵雙胞胎的兩倍,和此症狀有關的腦內物質有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行為觀點的話則認為行為的增強及制約是造成此症狀的原因,認知觀點則認為思考的偏差,心理的潛意識才是,我覺得三個原因交互作用下,會有此症狀產生。
強迫症則是行為或思考方面的反覆動作,會一直從負面的角度反覆思忖某事或在感到緊張焦慮時一直重複做某件事,生理上認為血清胺的不足、額葉、尾核、視丘的神經迴路傳導出問題才有此症狀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某一重大事故後會一直反覆感受,且會想逃避和感到焦慮,例如地震、水災等事故所帶來的影響。憂鬱症則傾向於負面思考,會感到壓力及疲倦,雙極性情感症及為躁鬱症,症狀為憂鬱加狂躁,在狂躁期時,會精力充沛充滿自信,且會訂定誇張計畫又不需要睡眠,例如會到處去買房子,其實根本付不出錢來,可以遺傳觀點及認知觀點來看成因,以遺傳觀點來看的話和憂鬱症一樣,都是同卵機率較異卵高,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在做影響,前額葉有退化的現象,即認知及思考會退化,認知觀點則認為會傾向於反覆思考,且思考較為悲觀。
解離性疾病即我們所熟知的24個比利,心理因素造成人格的分裂,往往是因為小時候強暴等經驗所造成,症狀是主要人格會失去時間感,他在心中會有個平台進行人格的轉換,每個人出場的時間並不固定,且每個人格特色落差很大,可有男有女,也能是小孩或長者,此本書中最後主角人格順利融合成老師的人格,因期技能不會失去,所以他博學多聞,再來和他名字很像的為精神分裂症,其為思覺上的失調,會喪失現實感,造成心理上的混亂,如思考紊亂、知覺扭曲、脫離現實、妄想及幻覺、情緒錯亂動作古怪等症狀,且聯想鬆弛會讓一般人覺得他們講話沒邏輯,很難溝通,成因從遺傳觀點來看為多巴胺濃度不平衡、神經傳導物質出狀況、腦部的缺損,如前額葉小、活動低級腦及腦部和腦室液體空間較大所致,社心觀點則認為高度且充滿敵意的情緒表達為其主因。
其他相關疾病:人格違常及性心理違常,人格違常違反社會型人格,其人格特質通常沒同理心及道德感,成因可能是基因問題、血清胺濃度低、長壽父母所忽略或是家裡氣氛是充滿敵意的。另外還有性心理異常,如異裝症、性別認同疾病,異裝症又稱扮異性症,患者會在穿異性服裝的情況下趕到興奮,後者則是性別認同和其生理性別不同。還有個症狀較醫科學生症候群,其意思是在知道這些症狀後,會覺得我好像有此疾病,其實壓力所造成的心理問題多少都會有,只是情形輕重問題,無須太過恐慌才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