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政大課程:比較政府與政治精華9-府際關係


1.        立法院分成委員會院會,委員會負責專案報告和質詢,但沒法律效果,可透過預算權、法律案,但沒懲罰效果,因為做不好要下台是所屬長官決定的,公聽會也可做意見交換,,立法院自己設文件調閱與調查,本質是調查權
2.        文件調閱與調查權不是憲法賦予的,要提供資料,叫325號,立法院在88年特別設專章,585號解釋立法院有更全面的的調查權,程序較複雜,設立特別委員會,可要求行政機關提供各式各樣資料,必須要設立調閱委員會
3.        糾正:每個委員會調查完一個事情後,可做審議或決議,監察院會通過後,可正式提起糾正案,組織型態和立法院很像,糾正案是有不好的設施之類的要改善,比如說調查大巨蛋,對台北市政府提出糾正,是有法律效果的,必須有適當的改善和處置,若兩個月都不理,可再發文問台北市政府,典型的指證是會說會做出一些處理,監察院也會給面子接受,若不理的話監察院可彈劾你,發文給機關首長不理,就彈劾負責人,任何機關都可被糾正,政治大學也有可能,假設有些房舍處理不恰當,監察院看到報導若屬實,糾正政大,副本給教育部,我們的老闆,若政大還是不理,就可對校長彈劾
4.        彈劾:一部分是立院一部份是監察院行使,立院可彈劾正副總統,內亂外患才構成彈劾要件,所以要彈劾他們幾乎不可能,立法院提案完必須三分之二以上贊成,交由憲法法庭審理通過後,才算完成彈劾案,美國來說是眾院通過彈劾案,交給參議院審理,我們是由司法院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處理,有很複雜的程序決定彈劾案是否通過,要立刻解除職務,假設總統彈劾過了,副總統代理,條件太難了
5.        中央地方政府、公務員都可能被彈劾,兩個以上的監察委員認為有失職或違法,提案完監察院就要找提案以外的其他九個人審查,若不過,提案委員可再提一次,要找另外九個再審一次,通過彈劾案,要給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決定要不要通過,個案若成立,就會免職、申誡等等,母法叫公務員懲戒法,提的對象若是政務人員,就免職申誡
6.        司法審查:司法自制,不隨便說法律違反憲法,但若是法規命令,司法審查就會較積極,大法官負責
7.        層級,第二:縣市、郡、道;第一:省、州、邦、都,第三層:鄉鎮市,實務上會三個運作,第二層:州、郡、道;日本:督、廳,關係是甚麼,府際關係(igr),在單一體系裡,只有中央政府有司法權,地方政府有自己的行政和立法權,叫地方法院,是中央政府派駐到地方稱為地方法院,地方政府不能隨便通過自治條例,若違反法律不允許,可訂得更嚴格,憲法沒說那些權力歸地方政府管,,中央政府有絕對支配權,地方政府要設甚麼組織局處,中央政府有權干預,地方政府較像執行機關聯邦體系,個體有立法權或行政權,最上位的城市比如省、州、邦,憲法上會明白講中央政府有那些權力,第二層即有哪些,聯邦體系裏面,地方自治是很自然的,中央政府不能立法,憲法通常怎麼列,有的國家是中央地方明白講、分別列,在美國聯邦體系運作,地方非常有錢,中央權力很少,因為歷史上是十三州後來聯合,尊重州的權力,完全是州來自治的,也有可能是列舉地方有甚麼權力,沒列的歸中央,台灣是兩者權力都列,但要怎麼區分,比如教育高等歸中央,義務歸地方,那環保要怎麼列,實務上不可行,中華民國列是聯邦體制,實際操作是單一體制
8.        中央政府若想做非權力範圍內能做的,用補助款影響你,美國一條從東岸到西岸的高速公路速限不一致,一段一段時速限制不同,後來中央政府補助讓速限一致
9.        台灣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憲法保障地方政府,第一個層級是縣省、直轄市,中國有直轄市,我們就沿用到台灣,國外的直轄市為首都,直轄於中央政府,憲法分別列舉中央、地方有甚麼權力,107條是中央專屬實行、108是可交由省縣執行,109條省專屬,自己執行或憲執行
10.     外交、國防、司法、國道、財政、國稅、幣制、度量衡歸中央政府,貿易要以國家為個體簽,有爭議就立法院解決自治法不能跟憲法牴觸,一層一層,這是憲法原來規定,由人民直接選出議會,中華民國來台灣時有省主席,但從來沒有民選,只有省議會是民選,因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省長是官派,199幾年才是省長是民選,後來精掉了,省裡面有省諮議會,不再民選,變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直轄市政府繼續運作
11.     2015年是最近一次修地方制度法,這版本錯但印下來是對的,1999年制定完後2010做過一次修正,2015修完後,有省省下分縣市,多少人口才可設直轄市,直轄市應該要在125萬人以上,還要經濟政治文化有特殊需要,台灣的最少人口都要兩百萬,我們是單一體系的國家,縣政府有對應縣議會,直轄市下面就是區,有區公所,是官派機關,宜蘭,宜蘭縣長不必然管的動礁溪鄉鄉長,有一定權力的自治權,各級的地方政府叫自治團體,根據權力範圍訂定自治條例和委辦事項,重點是雖然有地方自治,但還是濃厚的單一體系,在2010年以前,台灣幾十年來都是一個中央政府加兩個直轄市政府,先台北才高雄,以前會說台灣有23個縣市政府,319個鄉鎮,2011有五都,五個直轄市,14個縣政府3個是政府,一個準直轄市,現這個變成直轄市了,即桃園市,現十二個縣,本島只有九個縣,加三個市政府(基隆、新竹、嘉義),新竹、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台東、花蓮九個縣,只剩188個鄉鎮市,有55個叫原住民鄉鎮市公所,最後2014六都占台灣人口68.7%,並非都是都市,直轄市已經並非傳統的直轄市概念,台中市管到和平,武陵農場歸台中市管的,我們縣直轄市和傳統概念不同,最大的縣是彰化縣,哪天爭取變彰化市要想想跟誰結合,最小有效管轄區人口連江縣,有一萬兩千人,要對台灣有基本理解
12.     中央和直轄市、縣市衝突→立法院管、縣與鄉鎮市衝突→內政部管、直轄市間、直轄市縣市間→行政院管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外交特考專業英文考試技巧及準備方法

 由於收到網友詢問:可以請教一下英文專業科目的準備方式嗎? 因此有了這篇文章,個人認為其他語種亦適用。 記得我當時考試時其實時間沒抓好,寫到作文時只剩30分鐘甚至更少,考完這科真的是覺得無望了,但成績出來意外地有80幾,因此認為有掌握到技巧可以分享。         外特英文考寫作翻譯跟選擇,我平常其實也很懶的練習,所以我大致上是靠修學校的英文授課課程以及接接翻譯工作來練習的。 1.精讀新聞         平常可以準備的方向是精讀重要新聞,可同時做翻譯練習,這個推薦紐約時報的app有中英翻譯對照,以及整理摘要作為寫作的題材,並於考前熟記。 2.套用理論以及和台灣外交策略連結         由我考試經驗來看,我發現比起用字譴詞,他們或許更重視內容。他們也不是要找英文寫的多優美或是文法完全沒錯的人,我在打鐘後甚至發現嚴重文法錯誤沒有改到qq。但是我有用了國際關係理論以及舉出實際例子和台灣的外交策略等等相結合,就是可以假設你是外交官的話,可以怎麼做提升國家地位。舉個例子,和他國合作就是ㄧ個萬用的內容,這平常可以想好模版,時間不夠時的救星xd。 3. 5分鐘寫作練習         另外再分享個平常練習方法,猶記當時幾度夢到英文考差了,考前向朋友求救,他用腦力激盪的方式讓我練習英文寫作,就是出題目給我,限時5分鐘就是想到啥就寫啥這樣,好處是5分鐘心理比較不會有負擔,也練習較多題目,而且其實寫下的內容就很容易擴寫成一篇文章了。         大概這樣,有想到其他東西或大家有何問題再補充,祝大家考試順利:) #外交特考 #專業英文 #考試技巧

Adobe Photoshop開放課程速記-第二季

1.         消紅眼 : 修復工具中的紅眼,一點或框住完成。 美白牙齒 :( 空白鍵 : 移動圖、修復工具可修斑 ) 加亮工具 (dodge): 中間調 (midtone) 後面陰影 (shadow), 低曝光 修白 : 複製顏色、顏色拉白一點,模式 : 顏色,不透明度調一半, ( 回復至前次儲存 revert:f12) 2.         GIF:a 下載整組 : 檔案,輸入指令,將檔案載入堆疊 (file, scripts, stacks) ,對齊 : 全選圖層 (shift), 編輯 (edit), 自動對齊 (auto align) ,裁切 :crop ,時間軸 : 在視窗 (windows) ,建立影格動化 (make frames) 點下去,右邊資料夾選從圖層製作影格 (frames from layers), 約 0.5 秒,下面選 forever 儲存 : 轉存,儲存為網頁用, gif 3.         最優化 ps 表現 a 左下角選效率 b 偏好, performance, 降低歷史 Cpurge 淨化亦可 (10 simple steps to better photpshop performance) 4.         移除敏感位子資訊 :lightroom 可看 (ctrl+E 轉到 ps) 5.         隱藏圖片敏感資訊 :a 數字 : 馬賽克 : 先多邊形套索工具選取,選取 , 修改 , 羽化 3( 較自然 ?) ,再選濾鏡,像素 , 馬賽克 ,若沒用好,可再用模糊工具 b 臉 : 橢圓選取 (SHIFT 可再拉一 ) ,羽化 8 ,濾鏡 , 模糊 , 鏡頭模糊 , 調強度,雜訊 3 6.         把整個圖 P 進去 :( 自己的畫 XD) 開兩張,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