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例一休
一、 前言
台灣社會勞工日益關注自身的勞動權益,勞工議題繼華航事件落幕後,各界都盼能朝向更有保障的制度邁進。台灣的工時相較於他國多很多,休假相對的也較少,勞動基準法經過長年的努力,也漸漸的修正改進中,而此次一例一休正是為了完善勞基法的美意,以落實總統選前政見,但或許是未考量周全,在推出之既即面對許多質疑,而這些民意聲浪,是我們所欲評析的標的。
二、 個案脈絡
政府欲修正勞動基準法,推動一例一休,即每七天有兩天休假,一天為例假日,另一天則是休假日的形式,另外國定假日交由內政部規範,並增訂休息日加班費應加倍等規定,以實現「落實周休二日,縮短過長工時,讓國定假日全國一致」的選前政見,並保障勞工權益。
由圖 3可知,依現行勞基法規定24條規定,加班費前2小時,每小時額外給予時薪1/3以上的薪資,加班3小時以上則第三小時後給予時薪的2/3以上的薪資,若符合該法第32條第三項規定,延長之工時加倍核發。否則正常情況下,勞工一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加班則不得超過12小時,每周不得工作超過40小時。但若經工會同意後,可將兩周內任兩天的工時分配於其他工作日,每日不可分配多於兩小時,每周總工時不得超過48小時,亦可以8周為單位分配,規定亦同。依30-1條規定,二週內至少有二日之休息,作為例假,不受第三十六條之例假限制。(勞動基準法第30、30-1條)
如修法通過後,休假日工作的話,兩小時內給予1又1/3的工資,第三小時以上則是1又2/3的工資,並且加班時數未滿4小時以4小時來計算,但若4小時以上,未滿8小時則以8小時來計算,圖 4可看出計算方式的差異。此外,如圖 5一例一修的政策則可以在勞資雙方皆同意的情況下實施變形工,所謂的變形工指可以將能延長的最高工時46小時,以兩周為單位加以分配,亦可變成4周變形工時8周變形工時等,但須給予相應的休假日,修法後的正常情況下,如每週工時不得多於48小時,每天不得超過10小時。又由圖 2可看出,國定假日的部分,目前是勞動部所管,未來將其交由內政部規範的話,會比照公務人員的放假標準,如此一來,現只有勞工能放的七天國定假日將會被取消[o1] 。(聯合報;0607)為了讓民眾更了解此套制度,勞動部製作了「加班費試算系統」讓民眾得以透過實地計算來判斷優劣,但勞工團體認為將例假日上班應強制補休移除,會讓民眾誤會,勞動部則反駁這只是一套簡易計算加班費系統,且例假日一般情況下本就不得強制上班,民眾應維護自身的權益[o2] 。(中時電子報;0720)目前國民黨立委吳志揚等人提出的勞基法第36條修正案,將一例假日改成二例假日,意外地在立法院初審通過,對於此議題各政黨都有不同版本及意見,多方協商才能達成共識,增進人民福祉。
三、 名詞解釋
1.
例假日:勞工每工作七日應休息一日,此天為例假,除非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才得要求勞工上班,且工資加倍並享有補休之補償。(勞動基準法第36條)
2.
休假日:勞基法施行細則第23條所列的假日皆可放假,但此種特別休假工資照給,且若勞工同意上班工資加倍。又依勞基法第37條之規定,紀念日、勞動節日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均應休假。(勞動基準法第39條)
四、 各方意見
1.
勞動部
勞動部長郭芳煜認為多數民調支持「一例一休」,為使工時更彈性以符合勞雇需求,修改方向為《勞動基準法》第36條中每7日中,1日之休息為例假,改成2日,一例假、一休假。並指出7天國定假日是前政府的配套措施,且只修了第30條工時,將兩周84小時調整為一周40小時,未一併修改第36條,未落實周休二日,他指出目前勞工仍享有那七天國定假日但修法通過後全國假期一致,便會取消,另擬工資加倍[o3] (奇摩新聞;0627)以降低資方要求勞工周六上班的誘因。
2.
勞工團體
勞動部說根據民調85.8%的民眾贊成「一例一休」版本的修法,勞團則質疑民調,並提出許多勞工團體都希望「二例」,且休假日是創造出來的名詞,其性質不能等同於周休二日,國定假日也不應該被砍掉[o4] (聯合新聞網;0627)。並在19日時有8名勞工展開絕食抗議,並提出訴求道出心聲。[1]
勞動部說根據民調85.8%的民眾贊成「一例一休」版本的修法,勞團則質疑民調,並提出許多勞工團體都希望「二例」,且休假日是創造出來的名詞,其性質不能等同於周休二日,國定假日也不應該被砍掉[o4] (聯合新聞網;0627)。並在19日時有8名勞工展開絕食抗議,並提出訴求道出心聲。[1]
3.
工商團體
工商團體認為此方案勞工減少104個工時,即13天,因此7天國定假日應當只紀念不放假,但可保留勞動節,且表示若在此會期無法取消該7天假日,則會終止協商,後來因協商未果,在28日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中缺席。另配合企業淡旺季需求,彈性加班工時應從該修法方案的46[o5] 小時提高到56小時。(聯合新聞網;0628)
工商團體認為此方案勞工減少104個工時,即13天,因此7天國定假日應當只紀念不放假,但可保留勞動節,且表示若在此會期無法取消該7天假日,則會終止協商,後來因協商未果,在28日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中缺席。另配合企業淡旺季需求,彈性加班工時應從該修法方案的46[o5] 小時提高到56小時。(聯合新聞網;0628)
4.
支持的社論
筆者全面真軍認為就一例一修的部分來說,修法後的狀況會比現況好,他主張現行法律沒強制週休二日的規定,因此星期六若工作不會算加班,另外,修法後星期六的加班費遠高於現行法,假設雇主不給付是雇主不守法,與修法無關。其認為勞工對一例一休有異議是因為勞檢未落實以及罰則過輕的問題,而這與一例一修法案本身無關,全面阻擋法案通過,維持現況的話,勞工才真的甚麼都沒得到[o6] 。(自由評論網;0707)
五、 爭議
目前版本尚未定案,我們僅具現有資料分需出以下爭點:
1.
休假日解釋的爭議,休假日為勞動部創造出來的名詞,且其上班門檻低於例假,只要雙方同意就可上班,亦不得補休,勞方認為該方案和實質上的周休二日不同,資方更能因為因為此政策合理壓榨勞工
2.
資方認為勞動部的算法等於多了13天休假,理應將七天僅屬於勞工的國定假日廢除,僅保留勞動日,勞工則強烈反對
3.
勞方希望能「二例」,才能真正保障勞動權,而非現修法版本「一例一休」休息日的工資尚未有明確規定
4.
休假日工資給予尚未定案,勞動部長聲稱可以研擬至兩倍工資以降低資方在休假日請員工來工作,但現存版本不到兩倍
5.
勞工憂變形工時這項原本是美意的方案,可能變成資方能合理命他們工作的依據
6.
目前方向不一致,各方意見不同,訴求難統一
六、 結語
在我們蒐集到的民意中,基本上民眾壓倒性的反對一例一休,勞方抗議不斷,甚至有勞工絕食抗議,因此不禁懷疑其所聲稱八成五民眾贊成此政策的信度,我們認為政府在擬訂政策時不應當只有技術性的認為該方案對人民有利,應當多參酌實際情況,各方意見,輔以他國現況,方能真正保障勞動權,實現公平正義。
七、 參考資料
1.
林人芳。一例一休遭批評 府:蔡英文落實週休二日立場沒變。華視新聞網2016年07月22日,取自:http://news.cts.com.tw/nownews/politics/201607/201607221777336.html#.V5tRx_l97IU
2.
陳素玲。周休二日修法版本出爐 明年起7天要休1天。聯合晚報,2016年06月07日,取自:
http://udn.com/news/story/9485/1747120-%E5%91%A8%E4%BC%91%E4%BA%8C%E6%97%A5%E4%BF%AE%E6%B3%95%E7%89%88%E6%9C%AC%E5%87%BA%E7%88%90-%E6%98%8E%E5%B9%B4%E8%B5%B77%E5%A4%A9%E8%A6%81%E4%BC%911%E5%A4%A9
http://udn.com/news/story/9485/1747120-%E5%91%A8%E4%BC%91%E4%BA%8C%E6%97%A5%E4%BF%AE%E6%B3%95%E7%89%88%E6%9C%AC%E5%87%BA%E7%88%90-%E6%98%8E%E5%B9%B4%E8%B5%B77%E5%A4%A9%E8%A6%81%E4%BC%911%E5%A4%A9
3.
邱琮皓。勞動部一例一休試算 例假補休不見了。中國時報,2016年07月20日,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20005768-260405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20005768-260405
4.
劉人豪。為何要一例一休 行政院13張圖說明,蘋果即時新聞,2016年06月29日,取自:
[1] 我們想對台灣勞工說,我們必須告別世界前三長的工時,我們應該讓過勞在島上消失,我們該有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更多屬於自己而不是被老闆擁有的時間,每週兩天例假,全年休假123天,是台灣全體受雇者都該享有的權利,請和我們站在一起,改變這座過勞的島嶼。
而我們也要對民進黨政府說,砍七天就是傷害台灣勞工,一例一休只會製造更多過勞!我們要用雙眼見證,究竟台灣勞工是財團的奴隸,還是國家的主人?如果民進黨仍堅持「一例一休,砍七天假」,那麼民進黨與國民黨無異,都在宣示與台灣勞工為敵,我們一起抗爭到底。
[o1]http://udn.com/news/story/9485/1747120-%E5%91%A8%E4%BC%91%E4%BA%8C%E6%97%A5%E4%BF%AE%E6%B3%95%E7%89%88%E6%9C%AC%E5%87%BA%E7%88%90-%E6%98%8E%E5%B9%B4%E8%B5%B77%E5%A4%A9%E8%A6%81%E4%BC%911%E5%A4%A9
[o2]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20005768-260405
[o3]https://tw.news.yahoo.com/-053009446.html
[o6]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754620
评论
发表评论